fitting-cycle-calfee.jpg 

今年下半年起Bike Fitting的風氣大開,拜騎車人口增加之賜,車友間"LDS"(喇低賽)的話題已經從“用什麼零件?”、“這台車多少錢?”....變成“你的坐墊高度不對”、“你的車太大/太小!”和“你的騎姿太....@#%$#^&!”。許多車友天天耳濡目染,不但霧裡看花,更是越搞越糊塗,加上網路資訊爆炸,許多討論區的網路鄉民,化身成為一呼百諾的Fitting大師,閒來無事,專管人車架size,無怪乎好友Mjolyr要諷刺Fitting為“廢停”了!

如果您是想進來看“怎樣找出自己最佳的設定”,那麼恐怕得讓您失望了。這篇只是想就現在鬧的滿城風雨的“全民Fitting”現象表示點粗淺的看法。


在2009年11/12月的單車身活中,一口氣評比了好幾台市售的“量身器材”。我不太清楚這樣的報導想呈現給讀者什麼,也十分疑惑車店買size cycle的動機為何?銷售成車(泛指complete bike,或是以車架加上零件搭配的店家,非訂製車)的店家中,要如何把量出來的“數據”轉換成真正的“尺寸”?即便找到了所謂合適的尺寸,剩下的微調怎麼調整呢?試想對於量身器材的崇拜或是信仰,究竟是從消費者本身衍生出來,抑或是店家加諸消費者?而消費者似乎對於“機器”的信賴似乎早已超過人腦,除了量身器材之外,許多網路的fitting calculator也成了車友間最重要的參考依據,對於跑出來的“數字”更是有種難以割捨的情懷。

先前碰到一位剛入門公路車的長輩,他提到他為了bike fitting,千里迢迢跑去外縣市買車,只為了某車店新進的量身器材。我認為消費者願意選擇技術優良且深具知識的店家是件好事,藉此也能加速車店的新陳代謝,不過車店若只是把顧客身體的資料“輸入”進去,就能塑造一堆fitting神話,真是個自我催眠的療程。眩目的器材依然需要人來判斷,即使比照環法車隊設計fitting program,少了一位有專業背景的人依然是不夠的。

說穿了,買一套Fitting服務不過就是為了人家的know-how basis;很遺憾的,這個資料庫恐怕貴的讓多數人卻步。以美國的Serotta為例,他的Advanced Fitting Program約是1200美金左右,這個價格恐怕都可以買一支還不錯的國產車架了。套句網路流行語: 閃開!讓專業的來,人家玩得可是全套服務:


Foot/Pedal
• Evaluating the foot
• Accommodating various foot types
• Latest products/technologies (shoes, pedals, footbeds, orthotics)
• Foot alignment complaints and solutions
Advanced Fits
• Advanced cycling biomechanics
• How to deal with challenging bike fits
• How to address leg length differences
• How to deal with previous and current injuries
• Developing a referral network for your clients
Dynamic Fitting
• Position adjustments based on riding under load
• Power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
• Heart rate/oxygen consumption measurement
• Motion capture techniques
• Pressure measurement
• Latest technological advances for your fit studio

當然您還可以選購價值五百塊美金的Advanced Design Templete,把上述學到的東西變成實體的車架。

我所想跟大家分享的並不是Serotta的Fitting學派,海內外這麼多大師當中,早就出現了好幾個不同的派別,就連一線車隊的車手們,每個騎姿和設定也都不同。在此我們不要討論太多詳細的流派問題,因為這恐怕是個無底洞,不過在您花錢下去購買Fitting服務時,請試想您大概付了多少錢,大概就知道店家可以給您怎樣的服務了。

老實說我個人對於貴鬆鬆的量身器材沒有信仰,我認為任何一個品牌的size cycle皆是殊途同歸。對於參數化的fitting program,用量化的數據取代肌肉的運作和身體的直覺簡直泯滅人性。雖然說經驗法則聽起來太過抽象,甚至有詐騙之嫌疑,不過通常最專業的fitting service,還是得靠一位專業人士;或者也可以透過自己冥想,思考自己身體的運作接著和單車配合。(當然這個失敗機率很高,不過有動腦總比呆呆地拿香跟著拜來的好)

所以我認為真正的Fitting service是在買人腦,而不是在買高級量身器材,好的量身器也需要強大的人腦才能得其所哉。


接著我們談點傷感情的事,那就是錢的問題。目前大多車行或是工作室提供的Fitting service,從兩千上看近萬元。如果以上述“買人腦”的思惟,這樣的價格都不算貴,不過仔細研究一下幾件小事,您可能就發現這筆錢是否花的值得。以小弟在少數店家亂觀察的結果,大概可以看出車店Fitting的步驟:

1. 為顧客丈量全身“尺寸”,利用高科技的設備量測

--事實是: 這些數據你都可以在家用皮尺量出來,只要請一個人幫你就辦得到。


2. 打開量身器材公司所提供的一本“聖經”,裡頭記載了各項參數,把剛才量測的數據換算成腳踏車上的各種尺寸

--事實是: 這個步驟和網路的fit calculator相同,只不過您得自己把數字打進電腦裡而已。至於“聖經”裡記載的會不會比較精準? 我認為差不多,唯一的好處就是這本“聖經”可能有當年度所有廠牌車架的標準幾何尺寸,可以快速的利用資料查到適合的“車架”尺寸。不過以某大廠的“聖經”為例,決定車架尺寸的就只有跨長一個數據,真是令人失望。


3. 調整size cycle(就是最華麗那個機器,可以調整上管長、龍頭...),讓客戶上去踩一踩

--事實是: 步驟三恐怕就是家庭fitting辦不到的地方了。不過您可以注意一下店家在此有沒有注意以下的幾個細節
a. 將您欲購買車架的立管角設定到size cycle上?
b. 有沒有將曲柄長設定出來? 
c. 是否使用和您系統相同的煞變把、車手?
d. 是否有在您試騎時調整鞋底板位置?
e. 是否使用您自己的座墊?  或是為您找到一個合適的座墊? 

通常店家會很在意膝轉點的位置(在此不論這個理論是否正確,至少我個人相當懷疑),但是如果沒有設定對的立管角、曲柄長、座墊等...,試問這樣算出的setback有何意義?

以上僅列舉幾項,還有更多小細節經常被忽略。通常看到的情況是,完成步驟1,2 之後,步驟三早就淪為“形式”,店家沒有能力判斷是否要進行微調,顧客也無法辨別差異何在?不過許多和“數字”違背的事情都在這個步驟發生,例如是否曾經受過傷、握上下把的比例、關節的柔軟度等等..... 倘若這個步驟認真進行,恐怕需要花上不少的時間。

 

4. 完成尺寸設定和騎姿調整,將數據套到成車上,再讓顧客反覆測試,最好能騎一段距離(如100~200km)。通常此時還要進行微調,可能要從第三步著手,或是直接在車上調整即可。

 

再度檢視上面幾個步驟,各位看倌應該可以發現您所買的“人腦”在哪了? 步驟1、2可以簡單的獨立或是請朋友幫忙完成,真正難的是後面兩個步驟,不過以現在大多“沾醬油”的fitting program,一旦少了“人腦”的步驟三、四,那麼您的幾張小朋友可真是花在國小三年級的數學加減乘除了。說穿了,size cycle和什麼動態追蹤攝影機、紅外線感測都只是“手段”,就算沒有知識也可以靠金錢買來,唯有知識無價,然而這才是我們花錢的原因。

最後一個也是最可怕的fitting program,通常都在各熱門山路、自行車道和車有聚集的咖啡店,由一群飽讀詩書的“大濕”進行。這種fitting常常是熱心過頭,似懂非懂,不過卻早已在車界廣為流傳,剛入門的車有常因為急迫地想要獲得知識、資訊,信以為真,最後終究得不償失;老鳥則容易流於亂戰,因為門派不同而互相攻訐。在出版品爆炸的時代,雜誌Bicycle Club和日本gios阿伯Enzo早川都給了我們十分“日本人”的自行車適身觀點,當中雖有些值得參考的,不過也有不少不盡正確的資訊。如早川利用選手照片換算車架尺寸去調整設定就讓我十分不以為然,選手多半異於常人,且可被消耗,一味的模仿不見得適合自己,該多留心的反而是自己身體的訊號。誠如先前所說,bike fitting流派之多,諸家學說早已各擁山頭,找到您自己所認同的,快樂健康地騎車才是最終的目的!

 

以上是我對於Bike fitting一點小小的看法,雖然現在許多人亂搞fitting,不過還是有少數值得尊敬的前輩默默耕耘。講完fitting之後,下回有機會想多談點關於訂製車的想法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s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