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oadtoroubaix.jpg 

“Road to Roubaix” (暫譯:地獄之路)是我最近看完的一部紀錄片。雖然這部片子早在2008年就完成了,當時在紐約舉辦的Bicycle Film Festival發表首映,而裡頭的內容大多是在2007年的Paris-Roubaix時採訪選手,因此距離現在已經快三年了。我第一次聽到這部片大約是在2008年底,當時Cycling news和Velonews雖然都做不少報導,依舊未掀起任何波瀾,它就像是一部益智頻道的自行車節目般漸漸被大家遺忘。

遠在台灣,要取得這部片子就不是那麼簡單了。好在Amazon早已沒有國界,也有不少販售單車零件的網站也上架出售,有心購買也不是難事。在我看過關於單車的電影中,最接近紀錄片的應該是講述蘇格蘭人Obree的 “飛行蘇格蘭人” (The Flying Scotsman),不過這部片子嚴格來說並不算是紀錄片,雖然它在歷史上的考證相當詳細,不過還是加油添醋地為Obree渲染一番,把它當成輕鬆小品,拿來消遣也不錯。

如果你也打算把Road to Roubaix當作小點,下班放學後在家淺嚐,恐怕就有點難以下嚥了。Road to Roubaix整片七十五分鐘當中,絕大部份的時間都不停地在訪問 - 訪問車手、訪問過去的冠軍(或是你說過氣人物也可)、車隊技師、車隊經理等;不過最神奇的是,製作團隊還跑去訪問了蘭斯 ‧ 阿姆斯壯,這位環法七度冠軍從未贏得Paris - Roubaix一次,讓人看了匪夷所思。直到看了製作團隊的名單後才漸漸了解,兩位“大衛”導演: Dave Cooper 與 David Deal 都是美國人,這部片子也是打從美國人做出發,這一切就說得通了。 “Road to Roubaix” 這部紀錄片沒有讀白,它盡量讓當事人說話,少了囉哩囉唆的導演,耳根子倒也清閒。一旦沒有受訪者說話時,便穿插音樂,輕輕帶過。

全片貫穿的主旨簡言之只有一個: 闡述Paris - Roubaix的偉大,以及為何這麼多人前仆後繼參加自虐? 我想導演應該是比較希望選手們能講出當時參賽的“印象”,不過說實在話,當戰況膠著且自身難保時,誰還會在意中間的瑣碎過程,成者為王,最終站上頒獎台的人最有話說,可是能說的不就是那些老掉牙的話嗎? 「Paris - Roubaix是我騎過最難的古典賽....」, 「這真是太神奇了,我原本沒意料到我會拿冠軍的!」,「當天我早上起床感覺非常好,一醒來就覺得我要拿冠軍了呢!」 好在導演也發現了這個問題,因此他們決定主動引導問題讓選手們回答,有些總是講的天花亂墜(例如Boonen),不過有些倒是挺誠實的,藉由這部紀錄片,似乎也讓我們窺探到了那麼一點點車手的私下性格與生活。

pr088.jpg 


提到選手的性格,本片刻意的錄製很多觀眾和選手的互動。一般來說,義大利和比利時的選手都算熱情,甚至會有親人特別來場上加油,而這些選手大多堆滿笑意,盡量滿足車迷的需求(簽名、合照等);不過德語系和北歐國家的選手就比較冷淡一點,看起來比較有距離,Tom Boonen則是好像把Paris - Roubaix當自己家,如魚得水,當時它已經是兩度Roubaix冠軍,也是當年(2007採訪時)奪冠大熱門,導演花了很多時間訪問他,儼然是全場最矚目的焦點。反觀今日,Boonen深陷囹圄,不但因為使用古柯鹼被抓包,去年環法賽又表現的如同病貓,不知他心中作何感想。
Road to Roubaix充分地傳達給觀眾一個訊息,Paris-Roubaix是個和環境、天氣搏鬥的競賽,在天、地、人的角力當中,車手是最好應付的對手,反而是變化莫測的路面狀況和天氣,才真正會要參賽者的命,許多受訪者不約而同提到,在Paris-Roubaix,運氣往往是最重要的一件事。凡是贏過Paris-Roubaix的選手,都非常謙卑地將勝利歸功於好運 (Good luck)。但是在自行車界,唯有真正的強者才能對抗惡劣的環境,他們不屈不撓、灰頭土臉地比完160公里,最後可能還得在Roubaix的Velodrome裡頭捉對廝殺,真是一點也不輕鬆,衰神老皮(George Hincapie,曾經數次與Paris-Roubaix冠軍擦身而過)形容: 「跑一天Paris-Roubaix賽事,常常使人覺得比跑完三週環法還累!」

tom boonen PR.jpg 

昔日英雄Boonen還能撐多久呢?

既然提到了Roubaix城裡的Velodrome,我們應該多花點時間好好看看這座自由車場。自從1943年開始,每年的Paris-Roubaix都設在Velodrome結束,這座Velodrome已經不適合現代的場地賽使用,他不但是露天設計,更沒有鋪上木板,每一圈還是古時候的750m規格,乍看之下還比較像是個橄欖球場。不過Roubaix Velodrome在Paris-Roubaix車迷和車手的心目中,有著無法取代的地位,1986-1988年主辦單位曾經把終點改到道路上,原因是想要在終點前經過贊助商的辦公室,不過後來幾經考量之後又再度把終點遷回Velodrome內,延續這項傳統。

既然講述Paris-Roubaix,還是要播些比賽畫面。看得出來攝影團隊是跟著2007年大賽的腳步拍攝,不過我猜想導演不打算著重在比賽的過程,我認為也好,如此便能多琢磨在抽象的內心層面。當年由O’Grady這位澳洲人拿下冠軍,Road to Roubaix花了很長一段“版面”拍攝他從確定獲勝之後走向淋浴間的過程,雖然片子在這段完全沒有任何對話或口白,但是卻讓我這個觀眾感動萬分,這段步行的過程,就好像下了台的拳擊手,他戰勝的不只是其他的自行車選手,還有最難打敗的自己。

 

velodrome-roubaix.jpg

Velodrome裡面有個特殊的淋浴間,現今的淋浴間多半改的像在游泳池一樣,每個人一小間,附門還有鎖,不過Roubaix的淋浴間卻是古董級的半身隔間,選手們將在淋浴時坦裎相見,每一年Paris-Roubaix的獲勝者,主辦單位都會為他做上一片金屬銘牌,鑲嵌在磨石子的浴室隔間上(Cubicles),而賽後選手們多半滿身汙泥,在這個富有歷史意義的澡堂裡洗澡也頗有傳承的意味,本片的攝影團隊獲准進入澡堂拍攝選手沐浴時的畫面,因此在片中還可以看到有些人光著屁股在洗澡,我想對於參賽選手而言,在這裡洗澡也算是難的的經驗吧!

56horrillo_interview.jpg


本片最後由一系列的照片作為結尾,而我真的覺得這些照片棒極了!攝影團隊趁著選手沐浴前把他們抓來拍照,呈現一種狼狽又粗獷的張力,選手的眼睛告訴你他很累了,但是依然卻閃閃發亮,這樣的神韻我不曾在任何自行車賽看過,也鮮少人在照片中捕捉,雖然這些選手以後可能退休,可能不再騎車,但是當下攝影師拍下的照片,卻告訴我們這一刻時光將是永恆的。

綜觀來看,我認為這片還算不錯,儘管裡頭摻雜了許多美國人觀點讓人不是那麼舒服,還有少數問題真是蠢到一個里程碑之外,最後的敘事和氣氛營造我認為挺成功的,而片中義大利文或是法文的訪談都有英文字幕,讓看得人能夠輕鬆一些,我想兩位大衛導演應該相當滿意他們的作品,雖然我一時找不到這兩位導演的其他作品,不確定是否他們已經有定型的敘事方式或風格,本片稱不上讓人耳目一新,不過在自行車的影片中已屬佳作,假如你對古典賽或是Roubaix有興趣,不妨藉由Road to Roubaix帶你進入這個世界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s9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