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險基金緣起於1920年代的美國,葛拉漢 (Benjamin Graham)可以說是這類基金的創始者,到了1949年,美國人瓊斯 ( Alfred Winslow Jones),首次將一個基金中,建立股票的融資做多及融券放空部位,並建立經理人績效獎金制度,當時瓊斯避險基金績效超越同期所有的共同基金,震撼整個投資界,稱為避險基金之父。這段話當然是網路copy來的,我也不會沒事研究避險基金史,不過我們可以發現幾件事:第一,避險基金撐過了經濟大蕭條的30年代。第二,在當時次級交易市場不普及且沒有孤狗大神的時代,這個商品可以存活下去。仔細想想,這簡直是奇蹟中的奇蹟,我敢說這票人在30年代肯定狠撈一筆,而且關起門來自己爽,每天看著高達20幾趴的失業率和數數從布魯克林大橋跳下去的人數,在慶幸的看著自己的貓說:超爽的,撿到一支避險基金雷~
第二件事就更神奇了,在什麼通訊設備都沒有的年代(華爾街應該沒流行過飛鴿傳書),避險基金這玩意兒勢必只有圈內人玩的起。因為你要夠接近交易市場、能打聽到這種產品的訊息,以及在經理人操盤失敗跑路時還能即時把它抓起來做成消波塊,的確要有兩把刷子。至少以當時的狀況來看,恐怕連西部牛仔都沒辦法做避險基金了,更別提遠在中國、還在狂污人民血汗錢的孔家與宋家。而這群華爾街的第一代金童顯然足以支撐這個產業發展,並有足夠的實力繼續保持在牌桌上玩牌。
歷史告訴我們一件事:唯有賣的掉的商品和讓人賺錢的商品能存在世界上。Mutual Fund不能讓你賺錢(如果你現在才發現這件事還不算太晚,大概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再值得慶賀一下),但因為投信的勢力龐大,每天買通報紙、電視,外加冥嘴在電視台洗腦,灌輸什麼投資原物料、押注通彭,還有什麼新興市場潛力無限的屁話,自然會有人口嫌體正直的跑去買;另一種是會賺錢的商品,其中有分兩種,一種是讓人覺得會賺錢、另一種是真的會賺錢,不過很遺憾的是,第一種居多,找到第二種的人一定會閉嘴爽爽賺,30年代的那批先賢先烈就屬於第二種。我想你可能會好奇第一種是怎樣的?嗯...請把電視轉到9X台,老師們的信徒都是。
至於CTA,大概是在80年代開始出現在市場當中,不過一開始發展的CTA公司規模不大,海龜特訓班成員之一的Marc Goodman和Kenneth Shewer在1983年也進入市場,開始操作CTA。當時多數的CTA投資人都是個體散戶,法人反而不多。Goodman在1984開始募集資金的時候,光是要募個150萬美金都有困難。直到80年代末期,才有公司開始透過併購增加自己的基金規模,成為第一家AuM破十億美金的資產管理公司。
1990年以前,歐美兩地都出現了著重數量研究(Quantitative Method)的CTA公司,這和電腦(你要稱之為計算機我也沒意見)的發展有關,不過當時美國的公司資產規模略勝一籌,目前最大的AHL當時也只有五千萬美金左右,相較於美國的CTA公司真是小多了。進入1990年之後,倫敦反而成了CTA的交易重鎮,歐洲大型的CTA公司紛紛興起,從倫敦一陸蔓延到法國、荷蘭等地。
上面這段話是我自己寫的,其實沒多大意義,主要只是為了我一系列 “Hedge Fund for Dummies” 鋪路罷了。看了上面這段話,我想你會冒出一個大問題是:避險基金的經理人很重要嗎?
這樣說吧,我姑且把避險基金比喻成各種宗教來做解釋吧(但願各位基本教義派教友不要到我家樓下放炸彈),當你走在路上,有10個宗教的道士來跟傳教,你會怎麼選擇加入哪個宗教呢? 我想你會先考量的問題是:「他是不是神棍?」 而不是 「我信XX能上天堂嗎?」
這就和大家挑選避險基金的心態一樣,先問這是不是詐騙集團,才問他的績效怎麼樣。對於投資人來說,上天堂(賺錢)是最終目的,至於怎麼走只是過程。因此基督教、天主教、佛教、道教、伊斯蘭教等等.... ,對你來說根本沒差。這就像是挑選Winton、Man、Barclay Hedge、Paulson這些大明星一樣,每個都很威,踩雷的機率不高。但凡事沒有絕對,就像偶爾會聽到神父對小女生心懷不軌、老方丈想要從香客那邊詐財,大型基金也會出包,只不過因為大公司資源較多,單一事件較難將公司搞垮。
不過這時候就會有人問:難道小一點的宗教就是異端嗎? 難道信無上濕不能得永生嗎?
這是一個邏輯上的思考問題,就如同基督教剛創立時也被羅馬帝國認為是邪教一樣。我們很難做判斷,只能說小的避險基金公司不一定會有問題,只是這些 “Big Names” 讓人感覺比較放心而已。這若單純用Market segmentation 來解釋太過狹隘,誠如先前所說,讓你的資產賺錢才是最終目的。簡單說,即使是無上濕,當他聚集夠多的信眾(客源),請了專業的神棍打手(經理人),自然會對市場有一定影響力,這時候非主流就躋身主流,至於宣揚的教義(基金策略)是不是邪教就不重要了,反正能上天堂(賺錢)的就是好宗教啦!因此挑選基金沒什麼太大學問,簡單來說就看誰爽買誰,不過若能把握幾個要點,相信也能趨吉避凶的。
如果各位有看第一篇,大概會知道避險基金最怕的是流動性風險,因此我在找避險基金時會從下面幾個面向來下手:
1. 基金的Custodian Bank是哪家? 亦即你的錢是交給哪個人看守的,各位若還記得馬多夫詐財案,就是利用自己開的銀行做Custodian B,將錢洗進自己口袋。因此你若不想挑選大名氣的基金公司(也有可能你根本不知道哪家名氣大),請挑大名氣的國際銀行。試想看看,若我在台灣操一檔共同基金,然後請XX農會或信用合作社當保管銀行,你敢買嗎?
2. 贖回條件 傳統的避險基金是以季為單位贖回,好一點的是月。現在也有許多新基金提供週贖回、日贖回,不過換來的就是交易成本增加,自然羊毛出在羊身上就是。
3. AuM大小,即旗下管理多少資金。這點很微妙,當一家House的資金太多,那真的和Mutual Fund沒兩樣,管理資金的費用也會吃掉你的利潤;反之資金太少,要不就是新成立的公司,要不就是規模太小,難以支撐大額資金。理想的範圍從50M到50B都還能接受,端看服務團隊有多大以及他使用什麼策略。
4. Side Pocket的限制。這點可能大家比較不熟悉,Side Pocket算是種限制條款,指的是當你申請贖回時,一開始只能拿到部分的錢回來,剩下的要等目標資產實際清算之後才可以拿到。這通常是投資比較不流通資產的基金會給予的限制,若此基金的Side Pocket為20%,到贖回時你只能拿回80%的資金,剩下20%可能是投資在一些交易量較少的債券或結構型商品上,待資金清算之後,就能全數還給你。這一方面是保護避險基金公司不致於有過多的現金壓力,另一方面也是保護投資人的資產,若碰上極端事件造成 「擠兌」時,不致於因為太晚去贖回而一毛錢都拿不到。
5. 檢查極端事件時基金的表現和應對,最真實的就是打開當月的Fact Sheet看看經理人唬爛個什麼鬼。以近15年來說,可以參考的包括97年LTCM事件、亞太金融風暴、01年911事件、03年美伊戰爭、08年金融風暴和現在的歐債危機,都是參考指標。對於比較進階一點的投資人,可以將報酬丟回去做Back Testing,當股市崩盤超過10%、15%甚至20%時,這些基金的狀況如何,也能幫助了解這檔基金承受風險的能力。(就是算個簡單的VaR啦!)
等到這些玩意兒檢查完了,這時候再去看看一成不變的報酬率、無聊的Sharp Ratio和近乎零的相關係數還來得及,而孤狗一下經理人帥不帥、結婚沒也是個不錯的「投資標的」啦!
留言列表